欢迎访问太康县占强污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网站!
服务热线: 13592204936
专业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厂家

提供一站式污水处理解决方案

服务热线:

13592204936

电镀废水处理设备

电镀废水处理设备

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革新正在推动行业向绿色化、可持续方向转型。

全国统一销售热线: 13592204936

产品介绍

分类收集:将不同种类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收集,如含氰废水、含铬废水、酸碱废水等,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。

预处理

除油:对于含有油脂的废水,**行除油处理,通常采用隔油池或气浮法去除浮油。

调节pH值:根据废水的性质,加入酸或碱调节pH值至合适范围。

除氰:含氰废水采用碱性氯化法进行处理,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物质。

除铬:含铬废水先调节pH值至碱性,加入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,然后再加入化学药剂使其形成沉淀去除。

重金属处理

化学沉淀法:加入化学药剂,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,然后通过沉淀分离去除。

离子交换法: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,达到去除的目的。

膜分离法:如反渗透、超滤等膜技术,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。

深度处理

活性炭吸附: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。

膜处理技术:包括微滤、超滤、纳滤和反渗透等,通过控制膜孔径的大小,有针对性地分离溶液中各种溶解态的离子,实现废水的高度净化。

***:如果处理后的废水需要排放或回用,进行***处理,杀灭废水中的***和病 毒等微生物。

终达回用或排放

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电镀生产线的某些环节,如清洗镀件等,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或达标排放。


通过上述处理流程,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,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,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


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,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重金属(如铬、镍、铜)、氰化物、酸碱等高毒性污染物,若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近年来,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和技术创新,电镀废水处理设备正朝着高 效化、智能化和资源化方向发展。本文将系统解析电镀废水处理的核心工艺、主流设备及行业趋势。


一、电镀废水的特性与处理难点

1、污染物复杂

重金属离子(六价铬、镍、锌等)具有强毒性和累积性,易引发土壤和水体污染。

含氰废水(如镀金、镀银工艺)需破除氰化物毒性。

高浓度酸碱废水(pH 值波动大)需中和处理。

2、处理挑战

重金属难以生物降解,传统化学沉淀法易产生二次污染。

废水水质波动大,对设备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要求高。

环保法规严格(如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》GB21900—2008),需确保达标排放或回用。


二、核心处理工艺与设备组成

1、 预处理阶段

设备:格栅机、调节池、油水分离器。

作用:去除大颗粒悬浮物、油脂,均衡水质水量,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条件。

2、 重金属去除工艺

化学沉淀法

设备:还原池(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)、中和池(投加 NaOH 调节 pH)、絮凝池(投加 PAC/PAM)、斜管沉淀池。

特点:成本低,但污泥产量大(需配套板框压滤机脱水)。

离子交换法

设备:离子交换柱(填充树脂)。

优势:选择性高,可回收贵金属(如镀金废水中的金离子),出水纯度达工业回用标准。

膜分离技术

设备:超滤(UF)、反渗透(RO)装置。

适用场景:高盐废水深度处理,产水可回用于电镀生产线(回用率 60%~80%)。

3、有机物与氰化物处理

催化氧化法

设备:臭氧发生器、UV 光催化反应器。

原理:通过羟基**基(・OH)分解氰化物和络合态重金属。

活性炭吸附

设备:活性炭过滤罐(可在线再生)。

用途:去除残留有机物及微量重金属。

4、 污泥处理设备

设备:离心脱水机、板框压滤机、低温干化机。

目标:将污泥含水率从 95% 降至 60% 以下,便于资源化利用(如提炼重金属)或安全填埋。


三、前沿技术与创新设备

1、低温蒸发结晶系统

原理:在真空环境下低温蒸发废水,分离出高纯度盐类(如硫酸钠、氯化钠)。

优势:处理高盐废水(盐浓度>3.5%),盐回收率可达 90% 以上,设备**约 5~15 万元 / 套。

2、电化学处理设备

案例:电絮凝 - 电浮选一体化装置,通过电极反应产生絮体,同步去除重金属和 COD。

效率:处理含铬废水时,六价铬去除率>99.5%,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 30%。

3、智能化控制系统

功能:集成 pH/ORP 传感器、自动加药泵、云端监控平台,实现无人值守运行。

代表产品:中科华瑞 “电镀废水全自动处理系统”,支持手机 APP 远程调控。

4、资源化技术

金属回收:采用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或电解法回收镍、铜等金属,降低原料成本。

水回用:膜集成工艺(UF+RO)产水可替代 50%~70% 的新鲜用水。


四、设备选型与成本分析

1、选型原则

水质匹配:含氰废水需优先破氰,含铬废水需强化还原工序。

处理规模:小型电镀厂(<10 吨 / 天)可选一体化设备,大型园区需定制模块化组合。

回用需求:高回用率场景建议采用 “膜分离 + 蒸发结晶” 组合工艺。

2、成本参考

基础配置:化学沉淀 + 气浮 + 过滤设备,**约 10~30 万元(日处理量 10 吨)。

**配置:膜系统 + 蒸发结晶 + 智能控制,**约 50~200 万元(日处理量 50 吨)。

运行成本:传统工艺约 3~5 元 / 吨,膜工艺约 8~12 元 / 吨(含膜更换费用)。


五、行业发展趋势

1、政策驱动

2025 年起,多地要求电镀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,并与环保部门联网,违规排放处罚力度加大。

2、技术融合

光伏发电与废水处理结合(如光伏驱动电解设备),降低能耗成本。

人工智能算法优化药剂投加量,减少 15%~20% 的化学品消耗。

3、循环经济

推广 “电镀废水 — 金属回收 — 再生水回用” 闭环模式,实现污染物 “零排放”。


六、结语

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革新正在推动行业向绿色化、可持续方向转型。未来,随着新材料(如石墨烯吸附剂)、新工艺的突破,电镀废水处理将更加高 效和经济。企业在设备选型时需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、经济成本及政策合规性,优先选择具备智能化控制和资源化能力的解决方案,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